春节的起源与习俗,原来这么有趣!
关于春节的由来,要追溯到上古时代。
说起来,在古代,没有法律来计算时间,所有人都在浑浑噩噩的生活着,他们只知道日夜轮回,四季更替,却不知道这其中的深意。
直至轩辕黄帝时代,古人才发现,随着季节的更替,北斗七星也会循环运行。斗柄的方向常常与气候的冷暖有关。
例如,在炎热的时候,它的斗柄会指向南方,在寒冷的时候,斗柄会指向北方,在寒冷的时候,刀柄会指向东方,在寒冷的时候,刀柄会指向西方。所以,四季开始分明,夏去秋来,冬去而春。
轩辕黄帝有所领悟,他发现了日、月的运转,都是有规律的。四季的划分明显不能适应帝王的需要,因此,对时间的测量也要更加精细。
轩辕黄帝下令西河制定了一项长远的战略,按照日月运转的规律,制定了一套可以流传千年的历法,将四季、日夜都纳入其中,并按照星宿的运行规律,创造出十天干,十二地支,
将一天中的一天一天进行详细的分类,以此来记录一天,天干地支六十一次循环就是六十年,也就是六十年。到了这时,历法制度,大臣视为黄帝历。
黄帝历法是一种阴阳历法,在日月运转之后,就能测定和计算出时间。也就是在那一瞬间,或许是时间反噬,这个被后世称为“夕”的怪物,就这样诞生了。
除此之外,颛顼氏还有几个儿子,都很奇怪,分别是魑魅、魍魉、崇。前两个在轩辕皇帝与蚩尤氏开战之时,投靠了蚩尤,被黄帝下令处死,成为天下之鬼的祖先。崇则是个爱捉弄孩子的小无赖,还没成年就死了,化作躲避在房子里吓唬小孩的崇鬼。
但是,颛顼的儿子,也有好人。祝融氏死后,颛顼的另一个儿子黎担任了火正官的位置,那时候,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火来烧灶,时间久了,黎就被供奉成了灶神,还负责监督凡间的事务
到了帝尧的时期,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,大地干旱,人们难以生存,历法也变得混乱起来,各种妖魔鬼怪到处作乱。帝尧只好取消了太阳历,只使用太阴历。
后来,九头金乌被大羿射日弓射死,救百姓于水火。但大羿从此被失去九子的羲和记恨,她设计让大羿的弟子用桃木棍把大羿害死。而大羿死后,成为掌管鬼族的神祇,和神荼、郁垒、后土一起成为四大鬼帝。直到帝舜登基,他仍在引用太阴历,并将一个历法作为一年。
帝舜感受到了历法的重要性,所以制定了一项祭礼典礼。在每年第一天,和人们一起祭拜天地、祭奠先祖,辞旧迎新,时间久了,这个日子成为了节日,除旧迎新。
在帝禹登基后,有天天空中突然出现了金木水火土五颗星辰,光芒甚至盖过了月辉,导致了太阴历出现偏差,所以,他取消了太阴历,改用了阴阳历,改成了夏历,还把一个夏历轮回变成“岁”。
商时期,夏历改为商历,改岁为祀,周代又改为“周历”,改为“年”。从那时起,这个辞旧迎新的节日,就成为年节。是每年的岁首,也是春季的开始,所以称为春节。
人们在这个历法典礼上,祈求新年平安顺利,风调雨顺,到时候可以大丰收。但其实,当时的春节并不太平。
春节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庆祝,这天被叫做小年,会向灶神献祭。而灶神在享受大餐后,会和其他神仙一起回天庭开会,每年的时间之神,值年太岁星君也会交班,因此,人间没有神监督。
人们这时特别自由且热闹,但同时,很多妖魔鬼怪也出来害人。比如之前提到的夕兽,魑魅,祟鬼,以及虚耗。为了驱除这些妖邪,天庭将十二地支的精华化作十二只年兽,也就是十二生肖神。
又让神荼、郁垒作为门神,贴在门上,保护家人平安。并让大羿做桃符,发给百姓。之前说过,大羿是被桃木棍害死的,所以鬼都很畏惧桃木,而虚耗怕光,所以让每家都在除夕夜通宵点灯。
从此,人们开心过年,不再惧怕妖邪。随着岁月流逝,神隐没在传说里,而这些习俗却永远的保留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