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后懿旨是什么样的格式

2024-08-05 14:17:01 作者:叮东东

太后的诏令为什么称为懿旨

皇帝的诏令称为圣旨,懿旨在中国历代都有明确的规定。秦代上行文为奏,下行文为制、诏。汉代上行文区分为四品:章、奏、表、议;下行文分为四类:策书、制书、诏书、戒书。魏晋南北朝公文同前代大略相似。隋代公文大都是梁代定制。唐代下行公文有六:制、敕、册、令、教、符;上行公文也有六:表、状、笺、启、辞、牒;平行公文有三:关、移、刺。宋代公文上承唐代体制,种类更趋繁杂。元代公文略有变化,如诏令称圣旨,命令称令旨,指令称懿旨,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文体,如行移、申状之文。

皇帝的圣旨管理着朝廷内外,太后或皇后的懿旨则更多的在于治理后宫事物。后宫事物繁多,处理起来极其棘手,后宫毕竟也是女人的必争之地,所以太后的懿旨的权威是很大的。在皇上未成年时例如清朝初期的几位皇帝,很小就做皇帝了,很多都是太后进行管理与协调。

那么古代太后要下懿旨,一般是什么样的呢?

太后懿旨

懿旨就是文书。口头的叫做口谕。正式文书上写:皇太后懿旨

1、赏赐:

——————XX懿旨———————

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职位__名字__,

因…(写明赏赐的原因),故赐……(写明物品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2、惩罚:

——————XX懿旨———————

职位名字___,妇行有亏,骄纵无礼,

再三出言冒犯君上,此乃大不敬之罪,

(惩罚)____望尔今后诚心悔过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图为慈禧太后懿旨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