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桑尼亚到底有多可怕 ,军官都说普通话,战斗力究竟有多强?

2024-07-25 13:32:48 作者:北风档案袋

非洲国家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无论是哪两国之间起冲突,都不能邀请中国做顾问。这个规定是怎么来的呢?


1978年10月,2万名乌干达士兵以迅雷般的速度攻击了坦桑尼亚的卡盖拉地区。乌干达这次侵略可谓是来势汹汹,总统阿明派遣的这支部队不仅受过专业训练,更是他精挑细选出的王牌军,也正因如此,卡盖拉地区很快就沦陷了。


可正当乌干达人十分膨胀,大肆欺凌当地老百姓之时,坦桑尼亚的反击纷至沓来,1万名坦桑尼亚军队使用了一种“奇特”的战术,将此前不可一世的乌干达军队揍的抱头鼠窜。而在此之后,坦桑尼亚人民军更是摧枯拉朽,直接打到了乌干达的首都,并把暴君阿明踢下了台,经此一役,坦桑尼亚人民军也得到了“东非解放军”的称号。

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坦桑尼亚军队为何会被叫做东非解放军?而他们使用的“奇特”战术又是什么呢?


上世纪70年代,乌干达总统候选人阿明发动了政变,将此时正出访在外的总统米尔顿逼成了亡国之君,面对这样的情况,米尔顿只能逃到坦桑尼亚。在此之前,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曾和米尔顿共同抵抗过西方殖民者的残暴统治,因此这两个国家可以说关系十分亲密。


然而,夺取政权的阿明显然不想和平发展,他即便是当上了总统,依然准备赶尽杀绝。他不仅在乌干达内搞起了“清洗运动”,枪杀了所有支持米尔顿的官员;更是自掏腰包,训练了一批又一批杀手潜入坦桑尼亚,意图将米尔顿暗杀在国外。


当然,老总统米尔顿也不会坐以待毙,由于执政时期励精图治深得百姓爱戴,所以在他流亡后,乌干达内部出现了不少反抗阿明政府的武装。不过,相比于乌干达正规军队,反政府武装一是人少二是装备差,所以一直处在输多赢少的状态。


此时的阿明可谓是膨胀的没了边,逮捕武装人员也就算了,为了威胁坦桑尼亚交出米尔顿,他竟然还挑了一天,当着全世界的面残忍处死了20多名坦桑尼亚平民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坦桑尼亚总统考虑到此前两国友好的关系,所以并不希望影响扩大,曾多次求助非洲联盟。

可就在尼雷尔辗转于联合国和非洲联盟之时,阿明竟然在还没有宣战的情况下,突然派遣了2万名士兵入侵了坦桑尼亚。如果说此前乌坦两国只是在外交方面有冲突的话,那么阿明此时的侵略行为无疑是将冲突升级了。


此时的尼雷尔已经和国际组织斡旋了好几个月,一边是西方各国看热闹不作为,一边是乌干达阿明欺人太甚不讲武德,尼雷尔终于意识到,要想将侵略者赶出去只能靠自己。

然而,乌干达这次派出的部队战斗力相当强悍,在一般的印象中,非洲军队好像就是那种手中端着极度落后的武器,战术素养低下、战斗意志薄弱,动不动就逃跑的样子。然而,此次阿明派出的军队不光有坦克直升机这类重武器,更是经过了专业的训练。


也正因如此,在突然的偷袭下,卡盖拉地区才会沦陷。


不过,与其说这是一伙十分能打的军队,倒不如说他们是一群骁勇善战的土匪。几个月内,有将近10000名坦桑尼亚老百姓被残忍地杀害,妇女更是受尽了乌干达士兵的凌辱。要知道,卡盖拉地区总人口数也就在5万人左右,而乌干达军队所做的事完全算得上人口屠杀。

与此同时,乌干达总统阿明发现国际根本对两国间的冲突无动于衷,所以胆子也大了起来,面对记者时,阿明放出豪言壮语挑衅,称愿意和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在拳击台上进行男人间的决斗,同时自己绑住一只手,双腿也戴上铅块,如果尼雷尔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获胜,乌干达当即撤兵,不仅如此,还会给坦桑尼亚赔偿大量损失。


当然,彼时的非洲各国都十分贫穷,而坦桑尼亚可以称得上穷上加穷,就算他们面对的是2万名乌干达乌合之众,坦桑尼亚军队又能否力挽狂澜呢?

1979年1月,1万名坦桑尼亚人民军集结在卡盖拉地区的边缘,伴随着几发信号弹升空,坦桑尼亚人民军也开始了猛攻。咱之前聊过,乌干达军队也算是精英部队,再加上此前连战连捷,士气十分高昂,而从他们总统屡次挑衅的行为也能看出,乌干达人早就忍不住要和坦桑尼亚较量一下了。


当时的国际上普遍认为乌干达军队人数占优,再加上其他客观条件,吃掉1万名坦桑尼亚人民军是轻而易举的,可谁知,这场火星撞地球般的战斗从交火一开始就变成了单方面碾压,不过,被碾压的却是乌干达军队。


在乌干达士兵眼中,坦桑尼亚人民军的纪律性和机动性是不可思议的,更令他们头疼的是,坦桑尼亚士兵竟然敢于和坦克一同冲锋,也正是这样的战术,使得乌干达军队的防线就如同纸糊的一样,瞬间被打开了缺口。


此时的乌干达士兵一下被打回了原形,胆子大一点的敢在逃跑的路上随便朝天空放几枪,而那些胆子小的甚至被当场吓尿了裤子。


读到这里有的朋友应该看出来了,坦桑尼亚人民军使用的哪里是什么“奇特”战术,分明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步坦协同战术而已。只不过,当时的非洲各国根本没有步坦协同的概念,所以打仗时步兵和坦克都是各打各的,当然,他们的步兵不与坦克配合也是有原因的。


因为军事素质差,非洲士兵往往还没冲到对面阵地,就被自己的坦克压死大半,更有甚者,甚至会在慌乱中破坏本方的坦克。也正因如此,步坦协同对于坦桑尼亚军队来说,无疑就是“无敌”的战术了。

1


但咱之前聊过,坦桑尼亚称得上穷上加穷,连经济状况稍好的乌干达军队都不会,坦桑尼亚人为何使用得如此熟练呢?


原来,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坦桑尼亚在上世纪60年代的布局。彼时,坦桑尼亚曾求助于我国,希望中国能派出军事专家协助人民军训练。我国当时在国际上一直受到西方势力的打压,而坦桑尼亚却逆着风向力挺我国,也正因如此,我们帮了坦桑尼亚这个忙。

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坦桑尼亚军队如今这么能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就和咱之前聊的一样,60年代的坦桑尼亚军队完全可以用“懒散”两个字概括,他们不愿意吃苦,也不愿意学习新的战术理念,这样一支部队,甚至一度被中国专家认为是临时组建的民兵。


指导初期,懒散惯了的坦桑尼亚士兵有很多都不服管教,逃出军营的情况甚至都时有发生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坦桑尼亚领导人下定了决心,一定要把本国部队的素质提上来,于是发布铁令:全军无条件接受中国顾问的改造。

就这样,我国军事顾问从踢正步、叠被子这样的小事,一直教到坦桑尼亚士兵会战术配合,会步坦协同,甚至连口号都使用普通话。也正因为是从头到尾的改造,我国顾问也教导了坦桑尼亚整整十年。


从结果来看,乌干达侵略者完全变成了坦桑尼亚人民军的试金石,而从其交战后一碰就破来看,我国对于坦桑尼亚的指导还是相当成功的。这次战役,让坦桑尼亚人民军在非洲大陆上打出了名声,也打出了威风,而他们更是被外界称为了“东非解放军”

将侵略者赶出卡盖拉地区后,“东非解放军”一鼓作气,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,就解放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城。此时的阿明犹如丧家之犬一般,什么东西都不要了,灰头土脸地跑到了利比亚,并且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再也没有掀起过什么风浪。


不得不说,坦桑尼亚人民军跟随我国军事顾问“学艺”十年,一出手就石破天惊,在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同时,也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他们的战斗力。也正因如此,乌坦战争之后,非洲国家间便形成了咱开头说过的那种默契,无论打成什么样,都不能再请中国当顾问了。

相关推荐